五月丁香六月青青在线视频,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开心五月天开心播播网,欧美一级成在线人,国产日本韩国一级片,在线一级片一区二区,欧美一级免费特黄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一级黄片,一级国产A级a毛片无卡

志愿服務+智慧服務,為“好地方”發展貢獻“城控力量”

發布時間:2023-01-31

  新年伊始,從揚州城控集團下屬的揚州市政管網有限公司傳來好消息——該公司“890管網服務隊”獲江蘇省總工會表彰,被評為“2022年度江蘇省職工志愿服務優秀項目”。

  小李服務隊、老兵測漏隊、暖揚服務隊、藍焰服務隊、“890”管網服務隊……揚州市城建國有資產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揚州城控集團”)直屬聯合基層工會主席朱濱告訴記者,集團有7支職工志愿服務隊,多年來,始終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成為揚州城民生志愿服務的“急先鋒”。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和技術升級,揚州城控集團的城建和公用事業服務進入智慧時代,不僅民生服務智慧升級,同時造就出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產業工人隊伍,為“好地方”揚州城的發展貢獻“城控力量”!

志愿服務,樹起百姓心中金字招牌

  元旦前,揚州東關街浴堂巷的盲人朱奶奶家里的熱水器軟管漏水了,無法正常使用,“小李服務隊”隊長李青在對重點服務對象的日常走訪中發現了這個問題,立即免費幫朱奶奶修好。“之前家里的水龍頭漏水,也是李青隊長帶隊上門幫我免費安裝了新的。”朱奶奶表示非常感謝。

  水管漏了、水表不轉了、水壓不夠了,一碰到這些問題,揚州城的老百姓首先想到的就是“小李服務隊”。江蘇長江水務服務有限公司“小李服務隊”成立于2010年,共有志愿者30余名。服務隊成立至今累計為用戶解決各種戶內涉水疑難、故障5萬余起,處理及時率達到98.5%,回訪用戶滿意率達99%以上。“用水有困難,小李幫你辦”已成為揚州城家喻戶曉的服務口號。

  跟“小李服務隊”一樣,“890”管網服務隊的隊員們也是跟水打交道的,只不過,他們面對的是污水。

  高溫天氣時,用1個小時“快跑”解決糞水漫溢;臺風煙花侵襲時,用16個小時的“浸泡”擊退漫溢積水;疫情期間,用24小時“堅守”保供市區污水排水通暢……“890”管網服務隊成立于2020年12月,是揚州市政管網有限公司為服務民生、改善城市排水系統和水環境而組建的一支專業“管道醫生”團隊。這群80后、90后俊男靚女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用高科技和責任擔當守護著城市的“毛細血管”。

  “用戶需求無小事”是小李服務隊的莊嚴承諾,也是其他6支志愿服務隊的服務準則。在榜樣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黨團員加入到志愿服務中來,揚州城控集團志愿服務隊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他們用責任和愛心為揚城居民提供更加文明、周到、放心的服務。

智慧服務,用高科技建設美麗揚城

  先用水沖刷管道,再用吸污車強力吸附淤泥,待清理干凈后將CCTV機器人放入狹小的管道空間里一點點查找缺陷點的位置……初入行時跟著師傅陳茗工作時的場景,揚州市政管網有限公司的95后“軟妹子”陳儀記憶猶新。

  “剛開始我對這行也不太了解,后來師傅告訴我,我們可以運用‘高科技’把臟活累活干得漂亮!”

  北京交通大學碩士畢業的陳儀2021年加入揚州市政管網大家庭,在師傅陳茗的帶領下,她很快進入工作狀態,并加入了公司的“890”管網服務隊。

  GIS信息系統、智能排水系統、管道檢測智能技術……在揚州市政管網有限公司,記者發現污水管網的養護、管理和水污染治理已進入信息化、智能化時代。“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很多時候我們無需入地,就能診療‘城市血管’的疑難雜癥。”陳儀記得,有一次在文匯東路維修管網,沒給道路“開膛破肚”,僅需打開井蓋,通過排水管道入口進行一場紫外光固化的“微創手術”,就實現了管道的破裂修復,最大限度地減輕對交通、環境造成的影響。

  高科技同樣出現在建筑工地。在揚州市城建置業有限公司的頤和醫療健康中心項目中,“智慧工地”系統大顯身手。該系統包括“安全巡視系統”“智能安全帽人員管理系統”“揚塵監控與自動降塵”“塔吊、施工電梯安全管理系統”“卸料鋼平臺超載預警”“物料驗收管理系統”等子系統,并通過大數據技術對各個系統的末端信息進行匯總,實時上傳至項目指揮部。可以說,工地上涉及安全隱患自查、人員安全動態管理、揚塵管控、高處作業臨邊防護、危大工程預警、質量監控、進度監控等各方面內容,均實現了線上可操控。

  同時,該系統還設立了BIM-VR安全教育系統,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挑選體驗項目,讓施工人員對安全防范措施有直觀感受,體驗不規范操作所帶來的危險,從而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意識,達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目的。

  “智慧工地”的運用實現了隨時隨地全覆蓋無死角管理,大大提高了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和效率,有效地避免了安全質量事故的發生。

轉型升級,培養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

圖片

  “別看我們總是和污水、淤泥打交道,我們可是一支年輕有活力的科技型服務隊伍。”“890”管網服務隊隊長陳茗告訴記者,服務隊現有成員59人,其中黨員23人,研究生以上學歷8人,全體隊員均為80后、90后技術骨干。服務隊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營造創新氛圍,組建890科研小組,對管網養護難點展開深入研究。同時,服務隊還與揚州大學建立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開展多項課題研究。

  “890”管網服務隊所屬單位黨支部書記、總經理黃棚蘭為揚州市第四期“英才培育計劃”培養對象、江蘇省本科類產業教授(南京理工大學)和江蘇省第六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在她的帶領下,團隊申創了多項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在SCI、《中國環境科學》等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并實現成果轉化。團隊開展的“擠外水”項目,可迅速鎖定外水入侵點,能夠有效解決晴天污水下河導致黑臭水體污染以及雨天雨水涌入污水井造成污水翻涌漫溢的問題,大大提高城市排澇能力并有效改善水體環境,具有較高的社會生態效益,引來同行爭相學習。

  企業的轉型發展和服務升級,對職工的技能和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一點,揚州供熱有限公司暖揚服務隊隊長晏國柱深有感觸。

  2015年,隨著公司改造重組后由生產型企業轉變為服務型企業,當了20年鍋爐工人的晏國柱也面臨著工作性質的變化——“原來在電廠時只要跟機器打交道,如今要更多地跟人打交道、跟服務對象打交道。”在接受了公司的業務培訓后,他的思想迅速發生轉變,并將原來電廠時期不怕苦、能吃苦的“鐵人”精神帶到新的服務崗位上。

  2019年11月,江蘇油田揚州石油新村家屬區供暖業務移交揚州供熱有限公司。石油新村是個老舊小區,供暖管網老化嚴重,晏國柱作為項目改造小組主要負責人,帶領班組所有成員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61棟樓1700多戶居民供暖設施的掃線工作,處理了數百條歷史遺留缺陷,解決了陳年已久影響采暖效果的老大難問題。老人的掛衣桿掉了,幫忙掛上;患癡呆癥的老人找不著家了,通過公司的收費系統幫忙找到緊急聯系人并將老人送回家……為了取得居民的理解和信任,他不僅做好供暖服務,還幫助居民解決各種困難。在近100天的供暖期,他充分發揮供熱專業特長,及時根據天氣溫度調整換熱器參數,通過科學、經濟的供暖方案,讓小區供暖平穩有序,居民對此贊不絕口。

  在他的帶領下,起早貪黑、加班加點已成為暖揚服務隊的工作常態,他們經常會因為一個求助電話,剛進家門就又趕到居民家中處理各類故障,被居民親切地稱為小區的“貼心人”。“暖揚”服務品牌在用戶中樹立起來了,晏國柱也成功轉型為一名“服務明星”。2021年,他被揚州市總工會授予揚州市五一勞動獎章。2022年,他榮獲“揚州市文明職工”稱號。

  經歷了轉型陣痛的,除了供熱公司,還有揚州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沒有把一位職工推向社會,而是通過雙選、培訓、轉崗,讓更多的職工轉型到服務崗位上,加強服務力量,實現精細化服務。”城控集團黨委副書記徐飛表示,下一步,集團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將繼續加大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資源投入,建立差異化干部專業能力目標培養體系。同時,通過內部發掘,完善人員輪崗交流機制,鼓勵人才向更有利于發揮作用的崗位流動,不斷激發員工創新活力。

聯系我們